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,关于什么是病毒,病毒到底有没有生命这样的问题,也引起了很多朋友的关心,关于这个问题,目前科学界也并没有达成共识,关于病毒的一些相关基础知识,今天就来和大家简单分享一下。
如果说病毒既无生命又有生命,这样的说法虽然看似矛盾,但对于病毒来说,却是一种很形象的表达,很多科学家都认为病毒不能算作是一种“生命体”,而病毒却可以利用宿主细胞进行繁殖和***,同时病毒自身也在不断的发展和进化,因此,病毒到底算不算一种生命体,目前为止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。
如果要探讨病毒到底是不是有生命,我们不妨先来定义一下常规意义上的“生命”——
1. 生命应该有细胞,一般的生命,即使是细菌、真菌等微生物,也是有完整的细胞结构的;
2. 生命通常有自我繁殖能力,生命通过***自身的DNA而进行自我繁殖,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繁殖,才能够不断繁衍,生生不息。
3. 生命存在就会有能量的消耗,这是能量守恒定律决定的,生命体要存活,要发育,要繁殖,都需要一定的能量消耗。
4. 生命能够独立存活,通常之所以成为生命体,是因为生命就要存活,这种存活应该是独立的,通过吸收外部能量,维持机体的存活,才能称之为“生命”。
如果从这4个方面来进行定义“生命”的话,那病毒一条都不符合,病毒是什么,它是有一段遗传物质结构(DNA或RNA)以及蛋白质组成的一种物质,它既没有细胞应该具有的细胞膜,细胞质,细胞核等细胞结构,也不能利用外界的自然环境独立存活,在自然环境中,病毒也没有自我繁殖能力,同时也不消耗任何能量,这就是很多人认为病毒不能算作是一种“生命体”的主要原因。
但病毒与完全无生命的物质又不相同,病毒上的蛋白质囊壳可以与宿主细胞的受体结合,使得病毒的遗传物质注入宿主细胞,通过宿主细胞完成病毒遗传物质***,病毒利用的能量也是宿主细胞的能量,从而完成其***繁殖的过程,病毒能够感染宿主,甚至引起宿主的病理学变化,同时不同的病毒还有不同的传播特性,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传播和***,保持病毒的活性。
科学研究还发现,由于病毒的特殊结构,在感染宿主的过程中和自然界存活的过程中,病毒还在不断的“进化”,2015年,有科学家研究了数千种病毒的蛋白质折叠,研究结果表明,病毒确实处于不断进化的过程中,在进化中病毒的基因编码会变得更加稳定,病毒在进化的过程中,并没有变得更加复杂,而是变得更加简单,而较为简单的病毒结构,好像更利于病毒的存活,而目前地球上繁多的病毒种类,也证明了这一点。
病毒没有生命体的常规特征,而病毒有能够通过宿主细胞完成繁殖和***,同时还在不断的进化发展当中,或许从病毒的这些特性来看,病毒也可以算作是一种更加广义定义上的“生命体”。
世界那么大,我们对于世界各方面的认知也还非常有限,对于微生物世界、病毒的相关了解就更少,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发生发展,就是给予我们人类的一种警示。在当前的形势下,对于这种新型病毒做好有效防控,仍然是我们每个人值得注意的,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,让自然界中没有“生命”的病毒没有宿主可以侵入,才能够更好的控制好这场疫情,最终迎来疫情的真正控制和消失。
病毒是生命吗?
如果你站出来问一个学生物的:病毒是生命吗?他可能会沉默几分钟,然后说,我不知道。
其实,说病毒不是生命也对,因为它连单细胞都不是,只有一个核酸长链以及蛋白质外壳构成,在自然界中不能进食,也不能活动,更不能繁衍。
而且,病毒的体型非常小,大多数直径只有几十纳米,比细菌还要小许多,在自然状态下,病毒不会表现出任何生命活动的迹象,这种特征和一块石头没什么区别。
但要说病毒是生命,别人也不会说你错。因为当病毒入侵生物细胞后,它就可以通过逆转录酶让自己的核酸长链(RNA)整合进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长链(DNA)中,指导宿主细胞内的蛋白质生产,从而为自己供应能量,此时病毒就会“活”起来,开始自我***,产生更多的病毒。
也就是说,当病毒离开宿主细胞后,病毒就不会体现出生命迹象;当进入到宿主细胞后,病毒就会表现出生命的特征,开始自我***,繁殖后代。而当病毒离开细胞后,病毒又会立即表现出无生命的状态,所以,目前很难定义病毒究竟是不是生命,只能说病毒介于生命与非生命之间。
当病毒表现出生命的一面时,也就是在宿主细胞内时,病毒很容易变异。
我们知道,大多数生命的遗传物质是DNA,DNA是由两条链条构成的,在进行自我***时,这两条链条就相当于两个指挥官,当其中一个出错时,另一个会纠正;只有当两个指挥官同时出错时,才会出现***错误的现象,所以DNA作为遗传物质时,自我***的出错概率非常低。
而RNA只有一条链条,相当于只有一个指挥官,没有人能够帮助它纠错,所以它很容易变异。对于大多数生物而言,容易变异并不是有利的特征,这是因为外界环境相对而言比较稳定,而变异速度过快时,容易出现一些后代,由于变异不再适应环境而死亡。
但对于病毒而言,变异速度过快却容易躲过一劫,这是因为当宿主细胞感染一次病毒后,体内容易出现抗体,造成同一种病毒很难在短时间内再次感染同一个个体。
但是,变异后的病毒能够突破宿主细胞的抗体,所以变异速度快对于病毒而言,是有利的特征。
病毒的目的是杀死宿主细胞吗?
对于一般的生物而言,病毒的存在就是损害健康,剥夺生命。但对于病毒来讲,它对自我的定义是一个小偷,目的并不是“谋财害命”。
之所以这样讲,是因为病毒寄生在宿主细胞内,并不是要让宿主死亡,而是想要窃取宿主细胞的营养以及利用宿主细胞进行自我***。
如果病毒的毒性较强,造成宿主上午染病,下午死亡,由于宿主还没来得及将病毒传播给他人,就死亡,那么该病毒虽然毒,但不会造成大规模感染,该病毒也无法大规模***自己。而且,当宿主死亡后,病毒在宿主体内也不能进行生存,病毒会再次变为无生命特征,直到遇到下一个宿主。
如果病毒的毒性很弱,能够长期寄生在宿主体内,那么病毒就可以持续的自我***,比如:HIV,能够潜伏在人体内十几年,在这期间,病毒一直在生存、繁衍。
因此对于病毒而言,“有利”的进化方向是“低毒性、高传染性”。每年冬春之际的流感,就是这种类型的病毒,它虽然每年都会流行,但不会伤害宿主的性命。但对于人类而言,无论病毒如何演化都是有害的,因为它能损害人类健康。
但可惜的是,演化是没有方向的,对于病毒也是如此,它们总是在不经意间演化出“高毒性、高传染性”,造成宿主大规模死亡,比如:埃博拉。
总结
病毒是介于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一种物质,而且由于它们体型小,变异速度快,我们无法通过预测来判断它们的演化方向,更没有办法短时间内制作出对应的疫苗。
我们唯一知道的是,隔断传染源,可以有效的避免该病毒在人群中传播。
为了你我的安全健康,请您在此期间减少出行,接触他人要戴口罩,多洗手,勤通风。
病毒是基本的细菌,是原始生命一类的生命细胞,所以病毒是有生命力的,在特定的环境中它们不但可以生存,还可借其它的生命为介体,如人类动物做温床和获取营养,就还可繁殖***病毒。其实病毒也是生命进化最重要的组成过程之一,通过病毒过改蛮缩主生基因,所以活下来的缩主,就可多抵抗一种新的病毒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wito.com.cn/post/368.html